新华社海口5月14日电 题:生态文明建设再升级 美丽海南将写新篇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解读
新华社记者 罗江 李金红 陈凯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提出,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以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为目标,海南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升级,将谱写美丽海南新篇章。
生态强省迈向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
专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海南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也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表率。在方案中,海南被赋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样板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实践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
方案还同时列出建设“时间表”:到2020年,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生态文明制度更加完善,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海南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靓丽名片。
海南省水务厅厅长王强说,方案围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陆海统筹保护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现代监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六个方面部署重点任务,对各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一个个“硬指标”将良好生态具象化:到2020年,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在95%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澳门新浦新京5197】中国有限公司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60%……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葛成军认为,陆海统筹保护发展充分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综合治理理念。方案在大气、海域、河湖、森林等方面均有具体要求,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
改革创新筑牢生态建设基础
方案明确,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构建起以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定位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实施林长制;建立环境污染“黑名单”制度;开展蓝碳标准体系和交易机制研究……专家指出,方案中一系列政策既有现行政策的改革深化,也有创新探索,将织牢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制度体系。
葛成军说,从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和岸线开发管控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方案中几个“最严格”彰显以制度改革创新推进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心。
监管模式是制度体系的重要一环。方案提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孙喆表示,“三线一单”把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矩立在“上项目”之前,作为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市县,琼中在发展过程中要算好长远账、整体账。
开展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海南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要内容。海南省林业局局长夏斐表示,在方案指导下,海南将创新体制机制,率先在全国建立国家公园垂直管理体制,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公园总体规划,尽快启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立法工作。
绿色发展推动生态资源产品价值“变现”
专家表示,海南将通过建设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区打通生态优势与发展效益的转换通道。方案提出,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推动生态农业提质增效,促进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建立绿色金融支持保障机制等。
“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如何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海南现代管理研究院院长王毅武说,海南将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壮大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热带高效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方案还提出,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包括研究国有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入开展海域、无居民海岛有偿使用实践等。专家表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实现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将激活“沉睡”资源的价值。
此外,方案提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在【澳门新浦新京5197】中国有限公司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2020年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优美环境等生态需求更为迫切。”海南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熊安静说,随着方案的实施,不断增加的生态产品供给将增加百姓获得感,共建共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